被动房网

装配式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在公租房项目上的应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凌云

 

为推动超低能耗示范项目建设,作为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由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建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北京市焦化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率先实践了装配式建筑率及超低能耗被动房技术。

 

动式技式技的结合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朝阳区东南部垡头地区,用地面积9.8公顷。主要用于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其中公租房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户型套数共计4646套。超低能耗示范项目确定为该项目的三栋装配式住宅楼(17#、21#、22#公租房),示范建筑面积29400m2,户数560户。其中,21#、22#公租房高度为80m,结构体系中水平构件采用预制装配式生产,其他部分为现浇混凝土结构。17#公租房高度为60m,结构体系中水平构件及竖向构件中的外墙构件均采用预制装配式生产,是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三栋住宅楼公共区域和套内全部采用装配式装修,全装修交房。

本项目采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

2.遇到的问题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在本项目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难题。(1)户型面积小,层高低,要配置阳台,这些对超低能耗技术实施提出了许多限制条件。因此在确定能耗指标,解决设备管线对空间占用问题,无冷桥设计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突破。(2)项目中的两栋建筑高度为80m,目前在这样高度范围的被动式建筑设计在国内外尚无先例,也没有与预制剪力墙体系结合的成功案例,因此这也成为本项目的技术研究和创新的关键。(3)项目中的另一栋建筑高度小于60m,需采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技术,因此预制外墙的保温系统超能设外窗

 

3.解决的措施

1)合理的能耗控制根据北京市公租房设计导则的要求,公租房的户型均为60m2以下的小户型,户均2.5人。示范项目的三栋楼分的户型的建筑面积分别为40m260m2两种,与国内其他的超低能耗住宅相比,户均建筑面积减少了1/3到1/2。这样,人体散热对能耗计算的影响要比一般商品房住宅大很多。冬季,由于大量的人体散热,建筑采暖能耗需求很低,只有不到1kWh/(m2·a),但夏季的制冷能耗达到27kWh/(m2·a),超过了超低能耗被动房设计导则的一般要求.确定这种小户型的能耗指标应按全年总能耗进行控制,不得超过30kWh/(m2·a)。建筑行群体的因西阳台阳。

建筑外遮阳设计与外立面的结合

这种小户型的能耗与建筑体型有较大关系,因此设计中通过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减小建筑面宽、加大进深,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表面能耗。

阳台作为公租房的必要配置,是容易产生热桥的部位。本项目中采用了预制混凝土阳台构件,这位处理好热桥设计创造了条件。设计中采用了结构出挑横梁的方式,预制阳台板与建筑主体脱开,保证了外保温的上下延续性,同时对出挑横梁进行保温包覆,在保温层外侧搭设小型钢梁,上面铺设预制阳台板,将热桥区域缩小到最小。

预制阳台的构造节点

2)超低能耗预制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设计

预制板的仅实筑外耐久凝土力墙部分同地等级有一了保北京8板之间保9cm

区及0.15W/m2·K)。温材料对比用两温材VIP能满预制

外墙预制构件在工厂加工时,保温层在模板内按照拉结件排布铺设,两层保温错缝铺贴,避免了锚栓穿透VIP真空绝热板造成的传热系数损耗的情况,达到了无热桥的设计要求。

3)被动式外窗户安装方式的调整

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外立面不设脚手架,窗户的安装是在构件厂生产构件时在窗洞口处预留埋件,外窗在外墙施工完成后,从内侧安装。采用吊篮的方式在外立面进行安装也是可行的,但这种方法施工速度较慢,窗户的重量也要有所限制。而超低能耗被动窗比一般的节能外窗重很多,从外侧采用吊篮的方式进行安装对安全性有很大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与构件厂及外窗厂家就型材、连接构造等方面进行反复探讨与设计研究,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在构件加工厂预制外墙时,在外窗洞口附近放置一圈L型高硬度的保温垫块然后按正常顺序制作构件:浇筑外页板、敷设保温层、浇筑内页板。在浇筑内页墙时,将经过特殊设计的外窗连接件预埋在窗洞口墙的断面处。这种新型连接件不仅可以满足外窗从室内进行安装的要求,还能将外窗固定在与外保温材料同一投影界面,确保了保温系统的连续性,有效避免了冷桥的产生。

 

4)新风系统的设计

超低能耗建筑应采用高效的新风热回收系统,通过回收排风中的能量降低供暖与制冷的需求,实现超低能耗的节能目标。一般的超低能耗住宅采用户式新风热回收系统。新风机组可设在生活阳台、设备间等处。而焦化厂公租房户型面积很小,套型建筑面积只有40m260m2两种,但户均人口按2.45人/户计算,与普通住宅计算人数相同,因此新风量也与普通住宅一样,为30m3/人·小时。

由于公租房面积小,层高仅为2.8m,考虑到噪声以及进排风的要求,新风机的位置仅能设置在有厨房的吊顶中,要求新风机组的尺寸规格不得大于1650mm×750mm×250mm。为降低机组运行时噪声对住户的影响,需降低风管风速,主风管风速和送回风口为2~3m/s,直风管风速不大于2m/s,室内空气流速不大于0.15m/s。这种小机型产品目前市场上没有对应产品,必须为本项目定制研发,我们在与厂家设计研制新产品的同时,也从经济性、节能型等几个方面对集中式新风系统与分户式新风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集中式热回收新风系统是在每层公共区域设置一台全热交换机组,新风通过公共走廊向各房间送风,卫生间回风经过回风总管和热交换器排至室外。机组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冷热源为高效空气源热泵机组。每层设室外机。每户在入口玄关的吊顶中设置一台新风冷热源一室内媒管穿居窗帘免了

 

两种技术结合的问题与展望

目前,超低能耗建筑的建造方式多采用传统的施工方式,但其外保温系统和对气密性的要求,需要较高的施工工艺才能实现,由此造成现场施工工序增加、施工组织难度增加、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质量不容易把控等。同时许多超低能耗项目不要求全装修交付,因此在设计上,缺乏新风系统、能耗监控系统与内装修设计的协调,用户在后期使用时,维修或重新装修对有可能对建筑的气密层造成破坏。而在本项目的设计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装配式建筑技术能较好地应对上述问题。工厂化加工可以通过自动化手化解复杂的施工工艺,如果将这部分工作移到工厂完成,会极大地提高现场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装配式装修,采用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的技术,建筑的维护和改造不会对气密层造成破坏。设备点位与内装部品集成设计,可提升空间效率,方便面用户使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和耐久性能,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外保温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装配式建筑技术与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结合,能更好地推进超低能耗技术的集成化、工业化,推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努力尝试与实践,形成有价值的技术积淀,为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的帮助。

超低能耗示范住宅楼外观。本图照片提供:赵钿

 

原文参见《混凝土世界》2020年7期 P36~P42

 

 

 

被动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