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房网

超低能耗建筑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王思博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龙  闫向峰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中指出:“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2021年11月16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提升建筑绿色低碳运行水平。完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在政府采购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正在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众所周知,超低能耗建筑的快速推广,离不开相应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有关政策。在国务院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提出“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试点”,“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推广超低及近零能耗建筑达到1200万平方米,涵盖了住宅、公用建筑、工业建筑等各种建筑类型。尤其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在去年联合印发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等级,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之后,借助“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东风,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共识。

何谓超低能耗建筑?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在住建部印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明确定义并指出了它的主要技术特征。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以下简称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技术特征为:(1)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2)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外窗;(3)无热桥的设计与施工;(4)建筑整体的高气密性;(5)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6)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7)至少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一星级要求。

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更加节能。建筑物全年供暖供冷需求显著降低,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率达到90%以上;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供暖能耗降低85%以上。二是更加舒适。建筑室内温湿度适宜;建筑内墙表面温度稳定均匀,与室内温差小,体感更舒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室内环境更安静。三是更好空气品质。有组织的新风系统设计,提供室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可以通过空气净化技术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四是更高质量保证。无热桥、高气密性设计,采用高品质材料部品,精细化施工及建筑装修一体化,使建筑质量更高、寿命更长。

二十多家省市自治区出台政策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以来,超低能耗建筑发展逐渐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十多家省市自治区出台政策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鼓励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的省市越来越多。

上海 鼓励超低能建筑。重点发展区域内项目应优先采用超低能耗建筑,各区和特定地区管委会每年至少落实一至两个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完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形成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全产业链体系。

陕西 在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中全面推广绿色建材,提升健康建筑性能。因地制宜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建设,推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与集成技术体系研究,加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低碳建筑的集成设计技术研究,开发适配的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建筑功能性材料及产品技术。

江苏 2025年新建建筑全面按超低能耗标准设计建造。在2020年提高节能30%的基础上再提升30%,建成一批高品质绿色建筑项目,创建一批节能低碳、智慧宜居的绿色建筑示范区。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同步推进,对超过能耗限额的既有建筑进行改造。

湖北 在碳达峰目标下,不断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修订本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建筑节能性能指标;编制本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展试点示范,探索节能减排新技术、新途径。

北京 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开发建设单位推进绿色建造方式,有序推广绿色低碳智慧施工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比例与品质,严格执行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及规范,强化系统化集成设计,推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成品交房。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政府投资的新建办公、养老、学校等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设,鼓励新建住宅实施超低能耗建筑。

浙江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2021年度浙江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进入编制程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内容共分九大部分。

天津 2021年9月3日,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制的《零碳建筑认定和评价指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指南》中的控制指标和碳排放量核算是零碳建筑认定的主要依据。控制指标包括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两个方面,目的是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筑用能需求,以实现建筑的零碳排放。

重庆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新建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提高,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示范应用。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的适宜技术路径研究,强化近零能耗低碳产品和技术支撑,开展近零能耗、低碳建筑示范工程试点。探索建立绿色建筑保险服务。推动保险机构积极运用绿色建筑质量保险、绿色建筑性能保险、超低能耗建筑性能保险等创新金融产品。

河北 2021年11月1日,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基本建立,城镇民用建筑全面推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山东 制定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增绿色建筑2.5亿平方米。建设零碳供暖城市。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及集中供热替代,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建筑应用。

云南 加快超低能耗建筑推广,组织开展温和地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基础理论、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研究,总结形成符合云南实际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施工及材料、产品支撑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和项目开展建设试点。鼓励在农村开展适宜节能技术、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试点,提升农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热舒适环境。

山西 创建绿色建筑创新项目。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项目创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A级以上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材应用、健康住宅等示范工程。

福建 提升建筑能效水效水平。鼓励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研究与试点,加大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河南 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研究制定"河南省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实施意见",按照"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实践近零能耗建筑,打造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片区,推进超低能耗建筑集中连片建设。

黑龙江 发布实施《黑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展高耗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拓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因地制宜推广中深层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

吉林 鼓励城镇新建建筑执行更高节能标准。大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试点发展,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四川 提升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推动重点地区、重点建筑逐步提高标准,鼓励开展零能耗、近零能耗项目建设。推广应用安全、耐久的节能型建筑材料、设备和工艺。

湖南 出台《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鼓励应用下列技术:(一)智能建造技术;(二)超低能耗等节能建筑技术;(三)装配式建筑以及绿色装饰装修技术;(四)立体绿化技术;(五)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六)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技术;(七)建筑遮阳和高性能门窗技术;(八)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九)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十)雨水和再生水利用技术;(十一)其他绿色建筑新技术。

广西 提升建筑能效水平。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等级,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化发展。

安徽 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广东 广东将建200万平方米岭南特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与此同时,广东将开展岭南特色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路线、指标体系研究,制定相关建筑技术标准,建立突出岭南特色的超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及材料、产品支撑体系。“十四五”期间,力争建设200万平方米岭南特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吉林 鼓励城镇新建建筑执行更高节能标准。大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试点发展,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超低能耗建筑正在成为建筑低碳的新赛道

从世界范围看,欧盟等发达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水平。欧盟2002年通过并于2010年修订的《建筑能效指令》(EPBD),要求欧盟国家在2020年前,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须达到近零能耗水平。丹麦要求2020年后居住建筑全年冷热需求降低至20kWh/(m2·a)以下;英国要求2016年后新建建筑达到零碳,2019年后公共建筑达到零碳;德国要求2020年12月31日后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2018年12月31日后政府部门拥有或使用的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德国“被动房”(passivehouse)是实现近零能耗目标的一种技术体系,它通过大幅度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同时利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将建筑供暖需求降低到15kWh/(m2·a)以下。美国要求2020~2030年“零能耗建筑”应在技术经济上可行;韩国提出2025年全面实现零能耗建筑目标。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标和技术政策,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及相应技术体系,超低能耗建筑正在成为建筑节能低碳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十四五”发展期间,“以人民为中心”将成为绿色建筑核心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升级了绿色建筑的理论内涵和标准体系。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提供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的生活工作空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是“十四五”期间绿色建筑发展的主旋律。从国际形势来看,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节能减排压力持续增加,发展绿色建筑、提升建筑能效已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从国内行动来看,我国已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持续性开展建筑节能工作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要求。作为城市建设领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载体,推进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重要保障。


本文选自《混凝土世界》2021.12  总150期

 

 

被动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