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梳理及分析展望
北京康居认证中心
郝生鑫 陈旭 曹恒瑞 陈秉学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作为超低能耗建筑被各国广泛认可。自2009 年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德国能源署开始在中国合作指导建设被动式低能耗建筑[1];2011 年秦皇岛“在水一方”住宅项目作为中国首个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建成;到2019 年底全国各地在建及建成项目已近1000 万平方米,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已从鲜为人知的概念成为逐渐被市场认可的亮点。预计到2050 年全国将有80 亿平方米到260 亿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容量,其也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区重点推广的建筑。2016 年——2020 年3月,全国不同层面累计发布相关政策文件上百项,多个省市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本地区新建建筑采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本文将针对各地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进行归纳研究,望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概况
目前,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在全国各地得到飞速发展,而该类建筑政策颁布较为复杂,需初步总结全国范围内及各省市(即21 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政策文件数量)及各气候区(即寒冷、严寒、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推广方面所颁布的政策情况。
1.1 各省市颁布政策概况
各省市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重视程度各有不同,导致其政策颁布各有不同,各省市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颁布统计,如图1 所示。
图1 各省市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颁布统计
由图1 所示,截止到2020 年3 月,全国各省市共发布76 项政策用以加快推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发展,可看出全国各省市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大力重视。但就目前全国各省市发布政策情况看,全国各省市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其中河北、河南、山东三地颁布政策数量较多(占全国总数的57%);而新疆、湖南、吉林等地颁布政策较少,未能有利推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发展。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1)部分地区原有产业结构与现有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供应链未能契合,使得部分地区缺少先天优势;(2)部分地区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认知较少,将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仅与墙体外保温相互关联,忽略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可降低建筑能耗及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等主要优势。
1.2 各气候区颁布政策概况
各气候区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影响较大,导致其政策颁布各有不同,各气候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颁布统计,如图2 所示。
图2 各气候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颁布统计
由图2 所示,截止到2020 年3 月,严寒地区共有7 个地区发布9 项政策,占比12%;寒冷地区有6 个省市共发布政策51 项,占比65%;夏热冬冷地区有7 个省市发布17 项政策,占比21%;位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广东省发布政策1 项,占比1%。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地区未能根据气候区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影响进行特定的研究总结,导致欠缺相关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施工标准及案例,限制了该类建筑的推广应用。如河北省地处严寒地区,与德国所处气候区(德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标准出台)类似,故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 273 2018)》率先出台[2]。同时,该省已颁布22 项政策居全国首位,密集的政策发布也使河北成为全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前沿阵地,大力推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又好又快发展。
表1 全国各省市详细政策颁布数据
2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颁布详细数据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受气候区等条件影响较大,应因地制宜方能达到该类建筑要求,故全国各省市根据其当地气候区等室外工况的不同制定了相应政策,需进一步详细总结全国范围内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推广方面采取的政策情况,其详细政策颁布数据,见表1。
如表1 所示,部分地区未能较好地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仅颁布了绿色建筑等实施方案或条例,如新疆、宁夏、湖南及重庆等地。随着河北省出台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标准后,黑龙江省已于2018 年出台《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T2277-2018)》,满足了在寒冷地区气候下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设计要求[3],国内仅缺少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有针对性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研究。
3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阶段分析
通过对各省市政策的分析,结合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根据推广力度的不同,我们将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阶段。该阶段为技术探索阶段,以政策制定为研究对象,并设立试点示范项目来推行技术的实际应用,具体表现为:相关部门根据技术要求,组织人员制定技术标准,设立政府投资项目作试点示范等。天津、甘肃、湖北、青海、黑龙江、辽宁、宁夏、江苏、江西、重庆、广东、安徽、湖南和吉林14 个地区主要处于这个阶段,占发布政策地区总数的67%。例如湖北省发布的《2017 年全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意见》指出:“组织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试点,研究探索适宜湖北省气候特点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与方法,为大力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奠定技术基础。”这类政策仅仅提出目标,但不具备可操作性,后续需进一步政策明确具体做法。
第二个阶段是实施推广阶段。经过上一阶段的探索,不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相关的开发建设单位,均对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政策层面开始大力推广技术的实际应用的同时催化本地化的产业链形成,其体现在政策上主要通过规划指标奖励、程序优化、专项资金、配套费减免、消费引导等方式引导开发建设单位使用新技术。北京、山东、河南、上海、乌鲁木齐、山西处在实施推广阶段,占发布政策地区总数的29%。2019 年河北省发布的《关于印发河北省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评价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指出:“超低能耗建筑的评价工作分为设计评价和施工评价。设计评价应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施工评价应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进行;采用专家评审方式评价,将大大规范河北省超低能耗建筑市场,可有效地控制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质量。”该文件明确了超低能耗建筑在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评价方式,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实际工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三个阶段是普及应用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探索和推广,技术得到社会的认可并达到普及的条件。政策层面主要表现为政策由引导变为要求,该阶段往往取消第二个阶段的各种奖励、引导措施,而将相关要求变为地方规定。目前只有河北部分地区进入应用阶段。占发布政策地区总数的4%。2020 年河北省保定市八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方案》指出:“2020年起,超低能耗建筑用地面积应不少于当年建设供地面积总量的20%。鼓励发展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建设。在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中要明确超低能耗建筑要求及比例,鼓励建设超低能耗建筑全覆盖住宅小区、集中连片建设超低能耗建筑。对出让、划拨地块在100 亩(含)以上或总建筑面积在20 万平方米(含)以上的商品房项目(包括分期建设项目);明确必须建设一栋以上(不低于1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且超低能耗建筑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10%。”该文件将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提升到了规划条件的高度,将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由鼓励变为强制规定。
以河北省为例,2016-2020 年3 月,河北省共发布相关政策22 项(涉及石家庄、保定、承德、衡水、沧州),其中主要措施有流程支持、容积率支持、用地支持、项目补贴、用户供热补贴、上浮商品房备案价格、《商品房预售证》提前、公积金贷款优惠等类型。内容涵盖了从土地到优化流程到商品房销售到用户使用几个关键阶段,从政策上调动了开发建设单位以及消费者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在当地的发展。此外,河北省还先后出台多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地方标准,涵盖住宅和公建的设计、施工、评价标准,标准制定有效地规范了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实施和推广。
如图3 所示,2019 年全国在建及建成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超过700 万m²,其中河北省316.62 万m²,占比45.23%。可见,合理有效的政策引导将极大地推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发展。
图3 2019 年在建及建成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全国占比
4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建议
我国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省市应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符合本地实情的推广政策。并根据以上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政策概况及阶段分析,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推广建议如下:
(1)完善配套政策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广初期应利用示范试点项目,同时完善项目各个阶段的相关政策,保证基本建设程序全过程的各阶段均能满足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实施要求,着手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 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
传统的评价机制往往只针对国家强制性规范的最低要求,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作为高品质的建筑形式,从设计开始便应当引入具有专业经验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维进行评价,以保障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管。
(3)制定产业工人培训的扶持政策
以试点项目为起点,扩大区域范围内产业工人的培训范围,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良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金栋, 陈旭, 张小玲等. 被动式建筑策略下新风行业的发展[J]. 建设科技,2019(15):12-15.
[2]DB13(J)/T 273 2018,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3] DB23/T2277-2018,黑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本文出自《建设科技》2020年08期,主题: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被动房)。